近年来,据养殖示范户反映,他们在蟹池套养的鳜鱼不成功,对套养鳜鱼失去了信心。通过对套养鳜鱼池的调查分析,鳜鱼成活率太低,通过交谈得之,主要原因是放养规格小,体长大多在3厘米以下,鱼种下塘后摄食能力差,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弱;二是放养量大,有的每亩放养80~100尾,加之适口饲料不足,容易引起自相残杀;三是池塘水质环境较差,经常缺氧;四是鱼病防治不及时和不注意用药方式等。
在成鱼池中套养鳜鱼时,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科学饲养,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。因此建议养殖户在养殖生产中注意以下事项,提高蟹池套养鳜鱼的效益:1.提高鳜鱼放养规格,保证鳜鱼下塘时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。2.根据池塘饲料来源和数量放养鳜鱼苗,一般每亩放养20~30尾,并在鳜鱼苗下塘前适量投放抱卵青虾、鲫鱼或罗非鱼,让其自然繁殖,保证鳜鱼在体长5~10厘米时有充足的仔虾等鲜活饲料,当鳜鱼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时应适当投喂饲料鱼,保证有足够的饲料鱼供应。3.加强水质管理,定期注换新水,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改剂改良水质、底质,合理使用增氧机,做到“三开二不开”,并移栽少量水花生净化水质,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。4.加强防病,做到“以防为主,防治结合”,首先要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,其次在其他鱼类用药时,应考虑鳜鱼对药物的敏感性,注意用药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