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太湖大闸蟹近日正式开捕。受今年“三公”消费受限影响,太湖大闸蟹内销市场萎缩达3成,养殖户和经销商积极拓展港澳台和东南亚外销市场。
吴中区太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太丰介绍,今年苏州吴中太湖流域大闸蟹总产量约7000吨,从抽样结果看,持续罕见的江南高温促使今年太湖大闸蟹生长期有所延长,成熟期明显延迟,平均规格与去年相若,但大规格蟹比例下降,中等规格螃蟹将成市场的主流。
他说,预计今年出口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的太湖大闸蟹约有500吨,目前已有10吨起运。其中香港市场也有小部分太湖蟹到货,可供市民尝鲜,但是批量上市要等十月上旬。
从事养蟹20多年的苏州吴江万顷太湖蟹养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孙兴良表示,其公司面对今年“三公”消费受限的形势,在蟹季还未到达之前就未雨绸缪,转变销售方式,将内销量减少的30%在出口方面弥补过来。他说,2012年该公司向香港出口了30吨蟹左右,今年有望再增加10吨左右。
另一方面,据悉今年全国有6个省份的螃蟹养殖公司可以出口台湾。苏州吴江万顷太湖蟹养殖有限公司接到2012年出口台湾的首单后,也逐年加大对台湾的供应量。孙兴良表示,近几年相关养殖产业在台湾日渐兴起,但苗栗大闸蟹养殖模式因水体环境的差异,还远远未形成与太湖蟹二分天下的局面,近年有望出口台湾的太湖蟹达10吨左右。